人生不是輸在離開,而是輸在不敢轉彎。
主動選擇離開,從來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真正懂得愛自己、為自己負責的勇敢。
離開,不代表失敗,而是決定不再委屈,不再被動承受,而是走出舒適區,重新尋找人生坐標。
昨天和一個多年未見的朋友見面,聽他說了一件讓我十分震驚的事。
他即將辭職,離開那個自己曾經熱愛、也奮斗了十幾年的工程行業。
其實,他并不是突然厭倦了工程行業。
相反,那是他大學畢業就投身進去的領域,拼過命、熬過夜、扛過項目的周期壓力與甲方的無理要求,一路走來,他也曾收獲成就感。
真正促使他做出離開的決定,是這幾年公司換了管理層,企業文化徹底變了樣。
從流程制度、到管理方式,再到項目目標導向,很多東西都變得和他原本堅持的職業理念南轅北轍。
他努力過、溝通過,試圖適應,但越到后期,越感覺力不從心,精神疲憊。
“每天早上醒來,想到要去公司就胸悶,項目不再讓我興奮,溝通不再讓我充滿動力,我覺得自己在慢慢變成一個麻木的工具人。”
他說到這的時候,我看得出來,那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最終,他選擇離職,重新出發。
讓我沒想到的是,見面臨走前,他忽然轉身對我說了一句:“你知道嗎?我一直記得你當年離開的時候。看著你的背影,我才知道我也可以走。”
聽到這句話,我的心被狠狠撞了一下。
回憶一下子拉回了幾年前。
那時,我還在工程公司任職,處在職業瓶頸中,項目壓力大、人際關系復雜、升職遙遙無期,我每天像陀螺一樣轉,心卻是空的。
我也無數次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要一直干到退休的工作嗎?”
可轉行,對我來說是一件無比恐懼的事。工程行業出身,專業壁壘高,換賽道意味著重新開始,意味著不確定和風險。
我曾無數次掙扎,徘徊不定。
而就在那個時候,正是這個朋友,用他的鼓勵和信任,點醒了我。
“打從認識你開始,我就知道你不是只會畫圖、做報告、熬夜改圖紙的人。你是有溫度、有洞察力的人,能真正幫助他人。”
他的話,像是一束光,照進了我長期困在體系里的自我懷疑中。
因為他的相信,我鼓起勇氣,結束了那段工程生涯,去嘗試我真正想做的方向——一個更具人文關懷、與人互動更多的職業領域。
從頭開始并不容易。剛轉行那陣子,我跌跌撞撞,也自我懷疑過。但一路走來,我漸漸明白,雖然失去了熟悉的身份,卻換來了一份更真實的快樂和成就感。
我慶幸,自己曾勇敢轉身。
而如今,看著他也終于踏出那一步,我由衷為他感到高興。
這些年走下來,我越來越確信一件事:
離開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環境,遠比在里面消耗、內耗來得重要。
與其一天天熬著,慢慢丟掉熱情和初心,不如趁還有力氣,做出對自己真正負責的選擇。
人生不怕走錯路,怕的是明知道不合適還硬撐。
職場不是牢籠,職業更不是宿命。我們都值得擁有一個讓自己發光的舞臺。
離開,不是認輸,而是重新掌握主動權;
離開,不是失敗,而是成長的起點。
愿你也能擁有轉身的勇氣,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天地。
祝福你,哪怕暫時失去職位、收入,甚至身邊人的理解,也千萬別失去自己。
請記得,你的價值,不該被崗位定義,而是由你自己決定。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