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額外增加的工作是否合理其實沒有這么容易判斷,所有跟公司相關的工作項目都能包裝成學習成長的機會。作者認為沒必要一直糾結合理性,需要花時間想的反而是多做這些事能不能幫助達成個人發展目標,3個方向幫助思考。
?
本文目錄:額外增加工作量可以怎么看??
市場是變動的,工作分配沒有這么絕對
額外工作難判斷合理性,需看是否符合個人發展目標
有競爭力才有主導權
最近聽到的一個職場故事是關于下屬對項目經理的工作分配感到不滿,于是離職后在網路上寫下項目經理的種種不合理之處,并附上一個錄音檔,里面紀錄的是一次關于工作分配的討論。
?
從錄音檔中聽到的是下屬針對幾個新增的工作項目提出疑問,詢問項目經理為何這些本來是由別人做的工作現在需要由他來做。項目經理則表示這些工作的屬性本來就跟下屬的職能吻合,在發現下屬的工作時間還有余裕時,把這些工作挪過來給他沒有不合理之處,雙方爭執不下。
?
整件事誰是誰非沒辦法透過一個錄音檔來判斷,但這個事件中呈現的是很常見的、項目經理和下屬間關于工作量分配的不同看法,大部分的職場工作者一定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額外增加工作量這件事真的這么不合理嗎?項目經理到底是在搞你還是為了培養你?我是這么看的……
?
市場是變動的,工作分配沒有這么絕對
公司的營運方式及組織劃分常常需要因應市場的變動做調整,因此針對各職位的工作內容分配不會萬年不變,在變動的過程中有灰色地帶的工作量需要大家一起分擔也是常態。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公司在職位描述上會提出要能適應快速變動的環境、有創業者心態、靈活、開放心胸等態度面的要求,希望找進公司的人要有彈性和意愿跟著公司一起變動。想在競爭性高的產業里工作就需要有心理準備,才不會進入夢寐以求的公司后才感覺公司很亂,一直在改。
?
額外工作難判斷合理性,需看是否符合個人發展目標
額外增加的工作是不是合理其實沒有這么容易判斷,所有跟公司相關的工作項目都有一個角度能包裝成學習成長的機會,而項目經理特別請你幫忙的非公事雖然明顯不合理,基于人情又很難開口拒絕。因此,我認為沒有必要一直糾結合理性的問題,需要花時間想的反而是多做這些事能不能幫助達成個人發展目標。
?
在我的工作職場中,很多時候都要承擔職責外的工作項目。有時候是跨品牌資料整合;有時候是跨部門項目;也曾經應項目經理要求幫他管理的其他部門做簡報,只因為項目經理不滿意該負責人的簡報內容。職涯初期遇到這樣的狀況,我總是邊加班心里邊質疑:為什么這些事都是加給我?因為我比較好說話嗎?
?
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想通:不對,項目經理平常做事這么嚴謹、這么在乎部門的表現,絕對不會只是為了方便而把工作隨便推出來。他把這些額外的工作交給我,可能是因為他比較信任我。同時,我也發現,幫項目經理制作簡報的過程中,有很多機會聽他描述對公司策略的看法。在職涯發展階段的我,需要項目經理的信任嗎?需要!有機會學習從項目經理的角度來看事情不好嗎?蠻好的!
?
因此,在這家公司的幾年里,我一直擔任額外負擔很多工作的角色,而且從中收獲很多,不管是實質的加薪升職,或是無形的見識增長。因為看出承擔額外工作能幫我達到職涯提升的目標,我樂于接受。
?
發生在朋友身上的案例則是,某份工作期間項目經理常常請他幫忙在午休時去繳家里的水電費。雖然覺得不合理,但基于人情他也沒有拒絕,想著就當成中午出去走走。后來他離開公司到國外游學了一段時間,回到國內后重新求職,卻面臨一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困境,是原本的項目經理在他需要的時候提供了工作機會,這是當初沒有因為不合理的額外工作跟項目經理撕破臉而累積下來的情面。
?
這些案例不是在洗腦職場工作者任何增加的工作都有好處、都要接受,更不是想合理化壞老板的行為。想提醒的是,在職場環境健康的狀況下,可以從自己的發展目標著眼,試著從額外增加的工作中找出能幫助自己提升的機會點。
?
有競爭力才有主導權
那如果職場環境已經不健康了呢?如果項目經理只是不吭聲的把工作加進來,被詢問時還用貶損的方式來回應呢?我認為,額外工作的合理性不需要糾結,但項目經理溝通額外工作的態度卻不能忽略。很多時候讓人受不了的不是額外增加的工作量,而是項目經理的溝通態度和方式。項目經理的態度如何我們沒辦法控制,能確保的是自身專業實力的累積,讓自己在求職市場上保持競爭力,身陷不合理的職場環境時才有主導權做出轉職的選擇,而不是只能被動地忍受。
?
之前在想升遷?在這4方面展現成熟度的文章中提過愿意承擔的意愿,當時寫到:往往在正式升遷前會有一個灰色地帶,工作先加了,但晉升還沒有發生。這時候的工作態度是項目經理評估個人心態成熟度的關鍵。文章刊出時有一些讀者回應:這是公司方在洗腦員工吧……反映出面對當下看不到利益的額外付出時,部分職場工作者的預設立場。
?
愿意承擔額外工作會讓項目經理留下比較好的印象是事實,我們可以選擇從中找機會當成跳板,也可以選擇對認知外的額外工作都斷然拒絕,只要選擇帶來的結果符合個人目標。不用過度擔心愿意承擔的意愿會讓自己變成公司壓榨的對象,只要有專業實力,面對不健康的環境隨時都能轉身換到更好的職場。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